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奚国华:TD-LTE前景光明 中国移动将扩大部署规模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3-02-28 10:06:10   浏览:6014次  

导读:在2013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TD-SCDMA打下的良好基础,中国主导的TD-LTE发展迅猛,基本上与FDD LTE同步。从长远来看,TDD本身所具有的高频谱效率和对非对称业务的适应性,使得TDD技术的发展前...

在2013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TD-SCDMA打下的良好基础,中国主导的TD-LTE发展迅猛,基本上与FDD LTE同步。从长远来看,TDD本身所具有的高频谱效率和对非对称业务的适应性,使得TDD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好。奚国华强调,TD-LTE肯定能成功,走向世界肯定没问题。

TD-SCDMA利在国家

谈及中国移动采用TD-SCDMA技术之初,奚国华认为中国移动经历了比较艰苦的阶段。他说:“中国移动采用TD技术意义重大,其真正的意义不在中国移动,而是对整个国家。通过TD-SCDMA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把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研发和制造技术提升了一个档次。”奚国华强调,原始创新十分艰苦,中国移动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可喜的是,通过几年的积累,同时在产业界的支持下,TD-SCDMA开始走向成熟。

据奚国华介绍,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开始发力,加大了TD-SCDMA网络建设的力度,终端销售也开始放量,2012年终端销量达到6000万台,而2013年的目标是1亿~1.2亿台。奚国华说:“困难是暂时的,而今创新的意义已经体现出来。”

TD-LTE前景光明

从本次大会可以看出,TD-LTE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对此,奚国华认为,频谱资源供不应求,因此世界各个运营商将依据分配到的频谱资源来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技术选择。而由于对称频率很少,大部分都是单段、不对称的频率,因此更适合TDD技术。包括目前一些国家发展的WiMax技术,已经举步维艰,将来也必然会转到TD-LTE上来。因此,奚国华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制造商加入到TD-LTE的阵营中来。在本次大会上,奚国华透露中国移动下一步将扩大TD-LTE的部署规模,将在涵盖东部、中部和西部的100个地级以上城市部署超过20万个基站,同时,中国移动将采购100万台以上的TD-LTE终端。从本次大会上也可以看出,TD-LTE的终端在外形、功能上已经基本上可以和FDD相媲美。

当然,FDD技术由于发展较早,在产业成熟度方面仍有一定优势。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将来如何选择4G的技术制式至关重要。对此,奚国华表示,中国移动也有发展FDD技术的可能。2G技术必然要消亡,空出来大量的900M对称频率非常适合做FDD业务。而中国移动推动的是LTE TDD和LTE FDD的融合组网,目前在香港已经采用这一融合技术实现了应用。但相对于3G,4G在产业成熟度方面还有差距,真正成熟的4G终端要到今年年底才能上市。奚国华认为,从中国移动发展角度来看,市场不能有空白,因此今年还要大力发展TD-SCDMA,随着TD-LTE的逐步成熟,中国移动的投资也会逐步转移到新技术上来,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国移动对于TD-LTE的推动,也为众多系统设备商和终端厂商带来了商机。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移动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终端,引起了业界的一些猜想。对此,奚国华表示,中国移动的目标是打造更能适合市场需求的终端,冠以中国移动的品牌,但并不排斥社会渠道的终端销售。同时,中国移动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国际厂商和国内厂商一视同仁。此前终端采购比例的差异,也主要是因为产品定位的差别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考虑。

以战略转型应对挑战

作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奚国华在本次大会先后两次提到了中国移动的战略转型。他认为,和全球众多的运营商一样,中国移动既面临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面临着互联网业务的替代和冲击,后者的威胁更大,例如OTT业务对语音和短信业务的冲击。但奚国华认为,OTT是一种技术进步,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因为用户有权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关键问题在于传统运营商如何去应对。奚国华认为,当前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个体的单一竞争,而是要融入到整个生态环境中,调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性,为运营商的转型和发展服务。照搬原有的成功模式、因循守旧肯定行不通。据奚国华介绍,中国移动目前在战略转型思路上日益清晰,同时还要强化战略实施的能力,提高网络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队伍能力,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眼前与长远、规范和效率的关系。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TD-LTE 4G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